紧接着,军分区按照统一规划、军地合力、急用先配、逐年完善的原则,筹措专项经费在11县(区)人武部建成了标准化的战备器材库(室),按编制配齐风力灭火机、救生衣、油锯、皮划艇等相关器材装备,并在军分区机关筹建了滇东北方向省级重大突发事件装备器材储备库,应急应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昭通新闻网讯(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兴国 实习生 锁秋红) 近日,省委督察组深入昭通市,就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工作进行督察。8月4日,省委督察组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昭通市相关工作情况汇报。
要坚持社会化、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和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激发内生动力,提升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化水平。市委副书记王忠主持会议。要准确把握改革的总体要求,理清各级行政机关与行业协会商会之间的职能边界,加强综合监管和党建工作。尹维汉强调,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工作,是党中央部署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要抓细抓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尹朝禹,副市长李彪出席会议。要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按照五分离、五规范的原则,同步做好分离工作和规范工作。他们却说他们不愿意丢下任何一个战友,然后他们一直陪我跑到了终点。
支队宣传股的干事让我首先体验一下部队生活。在武警支队,除了威武的战士们,还有一群特殊成员——军犬。一个肤色黝黑的武警战士向我诉说了他刚入伍时的一次负重越野经历,这个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一改平日里严肃的表情,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我记得刚入伍时,跑步是我的弱项,五公里的负重越野时常让我疲惫不已。放眼望去,干净的路面没有一个石子,一棵棵挺拔的树木和战士们一同站岗,一排排军车整齐地排列在一起。
武警支队的战士们是庄严威武的,正如同钢筋一般坚韧正直,守卫着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他又讲道:这一年来我在战友的帮助下跑得越来越快了。
军犬对于一个部队的意义重大,执勤、抓捕罪犯、检查违禁品等工作可都少不了它,张班长说现在每一个中队基本都会养一只军犬巧家县移民工作者将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两站移民工作的考验。在移民安置方面,该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移民共涉及红山、东坪、茂租3个乡镇8个村44个村民小组1003户3475人(搬迁安置移民578户2569人,生产安置移民1001户3462人)。说到新家和生活的改善,从东坪镇搬迁安置到玉溪化念镇的韩世贵一家人都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
二是制定一个三统一的科学规划。巧家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西南部,辖区涉及扫尾收口的溪洛渡水电站和即将开展移民搬迁的白鹤滩水电站。在生产上,职能部门积极组织各类培训,当地人民群众也及时给移民传授技能、技巧,让他们尽快适应当地的生产生活。2014年、2015年批复巧家县实施的4件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已于4月底完成竣工验收,竣工验收资料已送审完毕。
路好、房好、街道近,生产、生活、就医、就学方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是执行一套透明的政策。
新家园,新面貌,移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基础上,确定集中安置、外迁安置、自行安置等方式。
在生活上给予移民最大的关心,在搬迁和安置过渡期,为移民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经过科学调研、实地考察,在东坪镇设置二台坪子移民集中安置点。为妥善安置移民,巧家县以积极破解搬迁安置难题:一是选准一个安置点。大力开展技能培训 让移民能致富为了解决好移民群众的生计问题,尽早脱贫致富,该局积极组织配合相关单位开展移民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开展移民实用技能培训,让移民能致富。以昂扬的斗志攻坚克难扫尾溪洛渡,蓄势待发转战白鹤滩。搬迁到玉溪化念镇的移民群众张明祥一句话道出了大多数移民的心声。
稳步推进移民搬迁 让移民搬得出巧家县作为溪洛渡移民搬迁重点县,始终积极稳妥地推进此项工作。和谐融入当地社会 让移民能幸福如何让移民群众在新的环境中变被动为主动,找到家的归属感,巧家县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建设完善水、电、路等设施,对学校、医院等进行扩容,让新老居民共同受益。
统一土地规划、统一住宅规划、统一设施规划,实施三通一平、土地整理、生产开发等工程,完善了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移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近年来,巧家县移民开发局撸袖实干,爱洒移民,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建设、移民产业扶贫、移民技能培训等措施,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移民开发工作给库区移民群众带来的喜人变化。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我们相信,移民群众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笑容会越来越灿烂。2016年完成项目招投标6件,其中开工建设5件、竣工1件,尚未动工1件。
目前移民房屋的主体结构已全面完成,新房鳞次栉比,颇为壮观。——巧家县移民开发局工作侧记◆通讯员 闫科任 段 斌一座座移民新居、一张张幸福笑脸、一幅幅移民小镇规划美景……勾勒出巧家县库区移民幸福生活的画卷。韩世贵说,搬到玉溪化念镇安置点后,身边发生的变化太多了。为解决外迁移民安置土地问题,昭通市抓住规划建设玉溪化念安置点机遇,由我市外迁化念移民组成清源、平乐、念溪、念江四个居民小组。
县移民局干部李培动情地说。移民与住地居民经济相融,文化相汇,相互通婚,和睦相处,心理上对故乡的依恋逐渐减少。
加大后期扶持投入 让移民稳得住为了让广大移民安居乐业,该局加大移民后期扶持的资金投入,让移民稳得住。自2014年以来,全县已有120余名移民学生到省内建立合作关系的10所职业技术院校就读,每生每年获得了5000元至8000元的减免,极大缓解了农村移民的家庭负担,为其子女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搭建了良好平台。
2013年以来,该局组织实施了4件28.85千米沟渠、管网工程,解决7个移民村组的安全饮水问题和800余亩的农田灌溉,实施道路项目6件,改善23个移民村组14.31千米的道路交通状况,移民的生产生活和出行有了很大的提高三是执行一套透明的政策。
和谐融入当地社会 让移民能幸福如何让移民群众在新的环境中变被动为主动,找到家的归属感,巧家县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建设完善水、电、路等设施,对学校、医院等进行扩容,让新老居民共同受益。2016年完成项目招投标6件,其中开工建设5件、竣工1件,尚未动工1件。统一土地规划、统一住宅规划、统一设施规划,实施三通一平、土地整理、生产开发等工程,完善了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移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目前移民房屋的主体结构已全面完成,新房鳞次栉比,颇为壮观。
移民与住地居民经济相融,文化相汇,相互通婚,和睦相处,心理上对故乡的依恋逐渐减少。县移民局干部李培动情地说。
路好、房好、街道近,生产、生活、就医、就学方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昂扬的斗志攻坚克难扫尾溪洛渡,蓄势待发转战白鹤滩。
在生活上给予移民最大的关心,在搬迁和安置过渡期,为移民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巧家县移民开发局工作侧记◆通讯员 闫科任 段 斌一座座移民新居、一张张幸福笑脸、一幅幅移民小镇规划美景……勾勒出巧家县库区移民幸福生活的画卷。